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中班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0年7迁,创造了大清记录,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介书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0年7迁,创造了大清记录,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介书生到两广总督的?

曾国藩确实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范,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么一种理想。

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中班

毛主席同志曾经说过,放眼中国近代,他只佩服曾国藩一人,这或许是对曾国藩的一种非常可观的评价。

虽然他不是完人,尤其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任直隶总督期间的“天津教案”,算是他政治生涯的污点,但不得不否认,他是一个成功的人。

仕途一帆风顺,10年7迁,官至二品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家庭虽不算富裕,但也还算宽松。曾国藩是长子,受祖辈的影响,一直是以读书走仕途为目标。

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第二次参加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之后,曾国藩一直在京做官,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官至两江总督

由于天平天国运动发展十分迅速,而清政府腐败的正规军已无法进行剿灭,所以朝廷鼓励地方开展团练,希望借助地方地主武装来镇压。曾国藩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

1854年(咸丰四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对当时的太平天国进行批判。

后来经过7年的战斗,曾国藩的湘军最先攻入南京,剿灭了太平天国,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

由于曾国藩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居功至伟,所以后面官至两江总督。他自己也很识趣的,在镇压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就裁撤了湘军,避免了朝廷的猜忌。

对曾国藩的评价

曾国藩所有的做事出发点,也是为了践行自己的忠义,也是为了自己所忠于的那个朝廷,他是读书人的典范,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中国文人,虽然他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人。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对推动洋务运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要放到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去看,不能太片面客观,站在曾国藩的立场来说,我认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他做人做事的世界观道德观。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三个人为他醍醐灌顶,分别是穆彰阿、唐鉴、胡林翼,正因为有前面的不懈努力和长远布局,才有后来“时势造英雄、成就湘军伟业”的一天。

此当为后辈有志者习之、慎之、鉴之、惕之。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小丞相123😀

曾国藩十年七升迁,主要是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这十年,曾国藩从赐同进士出身到侍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主要原因,小丞相从自身和外部进行分析:

一、自身原因——最根本的原因

一方面,曾国藩确实有学识,这应当是不可否认的。虽然曾国藩会试成绩并没有很突出,但是曾国藩的父亲是私塾的老师,也是个秀才。曾国藩五岁启蒙,六岁入私塾,八岁能读四书五经,十四岁读《周礼》《史记》,虽没有很突出的博学强记,但也是踏实笃行。

考上进士后,曾国藩在皇帝组织的朝考名列一等第二名。庶吉士散管又考了二等第十九名。先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侍讲、文渊阁校理、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左庶子、侍讲学士、起居注官等等,这些都与皇家有关的学、教、讲的官职,没有一定学识怎么能做这个官。

另一方面,曾国藩情商高。会读书但是不能经世致用等于没读书。曾国藩不会死读书,而是以史为鉴,深谙官场规律。举一例子,在用人方面,曾国藩在晚清可能应当数一流了,不管是自己阵营如胡林翼的,还是太平军阵营石达开的,不管是同一时期的左宗棠,还是后人梁启超等等,对他的评价都是会用人,这也足以说明他情商高。

还有一点是他很严自律,也很稳重,属于内敛的人。比如对于饮食起居、女色等方面,他都能够做到严格自律,换句话来说他修身颇严,也能赢得同僚尊重。处事上他也比较稳重,从后面镇压太平天国的战略战术上看,就比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有时甚至比较呆板。

二、外部原因

一方面是有贵人提携。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这十年之中,一直都是穆章阿主政朝廷的时候。道光皇帝由于自己的性格犹豫懦弱,所以也很宠穆章阿这样相同性格的人。

而曾国藩在中进士前后就攀附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穆章阿,成了他的得意门生,其后所居学讲类职务大多离不开穆章阿的提携,这些职务实际权力不大,对穆章阿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另一方面是官场环境。曾国藩十年七迁还是处在鸦片战争前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前。当时的朝廷虽然已经腐朽不堪,但是毕竟臭气盖子还未揭开,还处于乾嘉年间延续下来的官场环境,他的性格和当时的官场环境非常适合。

小丞相认为,如若不是太平天国运动,他可能不会再受朝廷重用,穆章阿之流在咸丰上台后,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早已被淘汰。即使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更英明的是用人,性格没有改变,如果不是后期左宗棠、李鸿章独当一面,他根本不可能那么快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因此,这是官场环境原因。

以上就是小丞相的观点。

码字辛苦啊,欢迎关注小丞相😀

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水现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水域了?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水浒那些事儿。(约400字,阅读需2分)

八百里梁山泊,因为一部《水浒传》的名扬天下。

《水浒传》中对梁山泊是这样描述的: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方圆八百里,就相当于二十余万平方公里,而在如今在山东境内,已经很难找到梁山泊的遗迹了。

现在的东平湖,若不是采用现代的防渗技术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恐怕也只是一个小湖泊了,很难有当年《水浒传》中八百里梁山泊的盛况。

那么《水浒》中记载的八百里梁山泊,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宋代的时候是有梁山泊的。

根据《宋史》记载: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黄河又滑州决口,堤坝被冲毁了七百步,漫溢州城,历经澶、濮、曹、郓诸州,注入梁山泊。

当时的梁山泊,是黄河水决口冲淤而成的一个大湖,在古代巨野泽的基础上,环绕梁山而成大湖,面积很大,水面辽阔,八百里是对其面积巨大的一个虚称。

之后黄河改道,梁山泊的来水断绝,泥沙淤积,逐渐干涸,成了民众垦殖的良田。

但是古梁山泊所在地方,还是地势比较低洼,只要有水,就会成为湖泊。今天的梁山泊景区,就是在这些洼地人工蓄水,复原的水泊景观。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教育好汉歌教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教育价值与艺术的概念,教育价值与艺术的概念是什么
上一篇 2024-09-13 08:33:08
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春雨沙沙,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教案《春雨沙沙》
下一篇 2024-09-13 09:54:00

相关推荐